上海购物中心有哪些?
上海作为一线城市,商业发展非常成熟,大型商超和购物中心林立。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上海的商场有很多.... 比如根据使用用途来分,可分为商业综合体和mall; 根据土地来源可以分为划拨用地商业项目和商品房项目(含商住、酒店式公寓等)的商业部分; 从投资主体来看,有外资独资的,也有中外合资经营的,还有完全中资背景的。 所以,要列清楚上海的商场,实在是个大工程! 不过呢,知友提了一个好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从中选一个切入点,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就是-- 按商场的运营情况来看,来看看上海究竟有多少家商场处于“关店潮”之中吧!
(PS:本列表来自于各品牌官方微博,如店铺关闭信息有误或遗漏,欢迎指正和补全!) 通过整理,目前上海共有140个商业项目面临倒闭、撤场或者调整的情况,其中大部分位于浦东,青浦,嘉定等地。
从开业时间来看,2005年及以前的门店共39家,占到总数量的28%;而2006年至2011年新增的门店却有75家,占比高达53%。说明近些年新开的商场很多都存在运营不善的问题。 从业态来看,百货店和超市分别以43家和33家的数量位列第一第二,两者加起来占到了总数的近七成。
从品牌角度来看,百盛集团以10家门店的数量高居榜首,随后是苏荷SOHO、太平洋百货和大悦城,均开出8家店。 而一直秉承“独树一帜”风格的乐城,则关闭了其在上海的所有门店。
从运营情况不佳的品牌来看,外租区亏损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太平洋百货南京西路店的化妆品外租区就由原来的一层调整到负一层,并大幅度减少品牌数量;另一家太平洋百货虹桥店更是直接将外租区取消,改为自营店铺。
当然,也有一些商场通过升级改头等手段来进行自救。 例如瑞虹天地月亮湾在2013年底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停业转型,对店铺进行重新装修和业态优化;徐汇日月光中心在2015年进行改造后引入更多国际时尚大牌,并将原本的餐饮面积缩减。 这些通过转型获得新生的大型商场,的确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 在我看来,那些倒下商场无非犯了同一个错误—盲目追崇国际化,忽视了当地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或是过分迷信品牌力量,忽略了运营能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