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象山在哪?
在杭州,很多人应该不知道象山人。 先放图 象山县位于东南沿海,由大榭、北仑和象山三大半岛组成。东濒东海,南接台州,西与宁波杭州湾新区接壤,北临舟山群岛。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5万(2017年)。
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说法很多。其中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公元938年,钱镠的孙子钱传瑛因筑海塘有功,被宋太祖赐姓魏名贤,并封为宁海州刺史。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业,当地人们在州府驻地建了一座魏公祠。后来,人们逐渐把“魏”字读成了“象”字,并书写成“象山”。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象”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现,但“象山”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却是民国才有的。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杭州东北的江湾(今上城区)就有象山县,这是浙江最早设立的象山县,治所在今上城区水巷社区附近。清朝初年,杭州东部又设立了海宁州属象山县,县衙设在今上城区紫阳公园内的宝善街。
清乾隆年间,钱塘江江口以北的地区划归海盐县管辖并设立盐场,改称澉浦,这里也是明清时期象山县的县城所在地。 1914年,北洋政府实施省县两级制,在原京师顺天府东部及直隶省的天津、通州等地设置京兆特别区,并在原奉天省沈阳、营口等22个商埠设交涉员官署。当时,北京至奉天的铁路正在修建中,途经之地均设站牌,其中津冀交界处的站牌名为“象山站”,因此这一带就被称作“象山县”了。 “象山战”也由此而来…… 抗战期间,日军侵占东北后设置了伪兴安总省,并将原先属于热河的通辽、霍林郭勒等地划入该省管辖。1941年,伪兴安总省分为兴安南、兴安北两省,省会分别设在昭乌达盟的通辽和兴安盟的突泉。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东北地区划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行政区人民政府的管辖范围,原先的省、县建制被取消,各地名称亦进行了重新划定,此时沈阳至哈尔滨之间的“象山县”更名为“木兰县”(取“象山县”的首字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