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的汽车有哪些?
说起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啊!当年,三门镇可是号称“小上海”啊!因为这里有个大码头,而且又是钱塘江入海口,所以水运非常发达 于是乎就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说造船业(当时全国最大的船坞)、面粉加工业和纺织业,而最牛叉的还是汽车制造业!
1958年,我国第一个生产汽车的厂家——长春轿车厂成立了!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重要的企业,它的诞生竟然是因为一条短信!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的一汽主要制造解放牌卡车,有一天总部来了一条短信,问有没有办法造个小轿车?因为总部的领导是开着吉普车去北京的。结果这一问,倒是问出来了!
当时国家正是掀起向科学进军的浪潮,所以研发小轿车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那时候的中国人可没什么自主研发的概念,造小轿车其实就是换个壳子,里面塞点日本洋垃圾罢了。于是不久之后,第一辆T-34型轿车就在长春下线了.... 话说这T-34可是个了不得的车啊!它可是国内第一部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小轿车呢!(虽然只有一点吧....)
于是乎,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我们国家的部长级干部都是坐的红旗轿车,而一般的中层干部则是坐的T-34!不过这车可靠性一直不好,总是出问题。到了后期甚至出现了发动机烧机油的严重质量问题。 为了打破技术封锁,我们也曾试图从国外引进技术,但是人家西方列强是不愿意跟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合作造车的!(尽管用的是人家的技术)最后咱们还是靠自力更生解决了问题,于1980年研制出了切诺基231型号的国产化越野车。
不过这时已经不缺技术了,缺的是钱呀!那个时候资金紧缺,而进口汽车关键零件又需要大量外汇,怎么办呢?中央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搞到车,不管用什么办法! 于是,就有了三门这个奇迹!
原来,当时的浙江汽车工业总公司看到了一个发展汽车制造业的机会,那就是利用各地建港的潮水,大力发展汽车修配产业,然后从修配业慢慢发展到零配件生产,最后实现汽车行业完整的产业链!这个计划被称为“八二规划”,由浙江省政府直接领导实施! 而三门镇恰好处于浙江与长江中游的交界处,这里河道纵横,具有天然建港的优势。再加上这里是老浙东重要的粮仓,人口众多,有劳动力供给优势;更妙的是这里的海岸线非常适合建造大型码头,而码头又是发展重工业必须的配套设施。
于是,一座座万吨码头拔地而起,一艘艘超宽体轮渡穿梭往来,港口边林立着工厂和车间,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仅以三门湾为例,当时这里就有19个大大小小的水泥厂,还有热电厂、炼钢厂、铜材加工厂等等。
当然这些工厂最赚钱的还是航运业,他们通过运输赚取了大量的利润,然后拿这些钱去买外国的技术,形成了正反馈机制,最终让我们实现了自给自足! 三门奇迹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