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楼上有什么?
当我们走进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映入眼帘的是高大雄伟的城墙,其中,最显眼的就是雄伟的城楼,这就是西安鼓楼。西安和开封一样,也是有两座鼓楼,但现在开封的鼓楼已不复存在。现在的鼓楼位于西大街的东段北侧,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1956年8月1日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鼓楼内曾挂有这样一副大字楹联:“丹凤朝阳,看楼内钟鼓声声普化尘寰外;奎星集曜,听街前车马络绎繁华西北第一区。”这副楹联出自一位名叫王绍曾的清末秀才之手,他是从鼓楼的方位、历史、景象、意义等方面拟写的。
西安鼓楼在宋代称为鼓楼,称“新城下马鼓楼”,明代改建后才称“西安鼓楼”。因地处“东大街之地”,又叫“东鼓楼”。鼓楼是封建社会里地方政府办公和举行大礼的地方,古代城市每区设一鼓楼,用以报警报时,兼起瞭望和宣扬帝王威仪的作用。西安鼓楼是我国现存的规模较大的古鼓楼之一,也是国内唯一在一幢建筑物中同时存在三处明代建筑遗迹的地方。西安鼓楼东与新街东筒子小巷相通,广场宽约120米,广场东西两侧各有石阶8级,东为“龙门”,西为“虎踞”,“龙门”内有两扇紫色琉璃门,门楣上镌“朝阳”匾额,南门两侧有两座石碑,一是《重修长乐宫之夜游景色碑》,二是《御制过长安书碑》。
西安鼓楼其建筑形式是长方形,台体从下至上分别由砖砌基座、砖券拱圈和楼顶三部分构成,总高36米,其中基座高8.6米,拱圈高26.5米,青灰色筒瓦覆盖楼宇,翘角飞檐上覆以龙头兽脊,整座建筑宏伟壮观,富有勃勃生机。
西安鼓楼内原来曾悬有铜钟,每夜报时的打更闹钟由更夫掌握,报时辰时打锣击鼓,故名“鼓楼”。因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改西安府为西京。“鼓楼”之名又作了意义的变化,象征“京师之门”,与皇宫的“天安门”对称,又与陕西各地县衙的“鼓楼”名相同,成了官署报时、报警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