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在哪里停放?
以香港为例,香港的地铁是全无人驾驶的,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司机室是根本没有人的(除非发生紧急情况时由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进入进行紧急处理),所以也就不存在“司机在地铁停靠站台时下车”的操作了。 当然,有人会问那列车进出闸口或者停放的时候怎么办?这简单啊,自动控制系统会计算出列车运行所需的全部数据,包括:牵引、制动、换向、锁闭、车门和屏蔽门的开/关等所需要的各种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发送给各该列车,使列车的各项操作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也就是说,列车的启动、停止、倒退、前进、变道、停车、开门、关门等等都是自动控制的,驾驶员只需要关注车内的设备是否正常以及周遭环境状况即可。至于你说的列车进闸口或者停放时,其实就是在电脑中设定好相关参数,让列车在特定的时候自动执行相应程序就可以了,简单地说就是“设定——监控——执行”这么一个流程。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地铁(含港铁)都采用了全自动控制模式,只有极少数还在采用半自动控制模式。因为全自动化控制比半自动化控制要复杂得多,它需要更先进的信号系统和控制系统作为支撑。
轨道交通车站大多为地下车站,线路和车辆的检修和停放都要到车辆段中进行。
轨道交通车辆段一般设在城市外围或郊区,那里地价比较便宜,一般为楔形绿地,车辆段上可以架设建筑,形成以居住为主的生活区。
车辆段与地铁车站不同,车辆段设有多股轨道,主要用于停放列车,有时也用于检修和调试车辆。一般客运量比较小的线路,在市区或郊区的一端设一个车辆段,而大型网络化的线路,由于车辆很多,往往设有多个车辆段,而且有的车辆段并不具备检修的功能,只停放列车,这样的车辆段称为停车场。
车辆段中列车停放比较集中,接触网会中断供电,并在断 电区前设置“断电”标志,列车入库(进入车辆段)停车时,在 “断电”标志前,司机需要将集电弓降落,待列车停稳后,司机 方可离开驾驶室。
车辆停放时也存在行车事故,比如2009年2月12日,北京地铁13号线龙泽站发生一起调车事故,一辆列车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碰轧脱轨。好在事发当时是凌晨,13号线已经停止运营,两列待入库检修的车辆撞在了停在轨道上的地铁13号线上一辆载客列车的尾部,导致该列车最后两节车厢脱轨,3节车厢严重变形,所幸没有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