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北京天气热吗?
作为在帝都生活了将近四百年的候鸟,关于北京的夏天与冬天,可以说是颇有研究,今天咱们就聊聊这夏天。 北京的夏天,从时间上来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伏(7月16日-8月25日)、中伏(8月26日—9月14日)以及末伏(9月15日——9月28日); 在气象意义上,连续五天日均气温超过30℃便意味着夏天来临,而到了上述日期,北京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经迈过30℃大关,正式进入三伏天,此时节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故名“初伏”。 从经历来看,北京地区在“三伏”内出现高温的概率接近100%,其中以中伏期间出现概率最高,达到约七成左右,因此有句俗话叫“热在中伏”。 但初伏和中伏之间,往往有个“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进入初伏后,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变大,而此时作物正值幼苗期,需要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滋养,才有利于生长;反之如果雨水过多,土湿闷蒸,则不利于作物的成长。同样道理,初伏时地面温度通常较高,虽然大气中的温度还很低,但空气中的暖湿气流一旦遇到温度较高的地面,很容易形成降雨,正所谓“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是也。
然而,随着中伏的到来,雨水逐渐减少,土壤升温快,作物需水量大,因此就有了“三伏里,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 这里还需要说一个知识,即我国古代将四季分为孟春、仲夏、季秋和冬季,每一季节又各包含六个节气,每个节气均对应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以立秋为例,当太阳运行至黄道135°的时候,立秋节气开始。根据近代气候学的研究,立秋节气之后,白昼时间变短,黑夜时间变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开始逐渐降低,因此有“早立秋阴盛阳微”之说。
按照这一理论推算,立秋往往是在大暑或者处暑节气之间。那么此时节的天气是怎样的呢? 还是以北京为例,据记载,在民国二十四年以前,每年立秋后第一天,大多会出现高温天气。例如,民国十七年(1928)立秋后一天,北京最高气温达42.6℃;民国二十三年(1934)立秋后四天,北京再次出现42.6℃的高温。 而自打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这种立秋后“三伏”天持续高温的情况再没出现过,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 根据我们的研究,北京地区年均气温自清末光绪年间开始显著上升,到民国时期已达到较稳定的水平。也就是说,在清代民国时期,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每年的高温天气出现的概率其实是逐渐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