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怎么获取?
在气象服务领域,预报的准确度是衡量一个气象台站服务水平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影响预报准确率的因素很多,包括数值模式分辨率、模式覆盖范围、初始场精度、参数化方案、物理过程设置及模式检验等方法等,在这些因素中,模式的性能是直接影响预报准确度的关键。开展新一代数值模式的性能对比试算是非常必要的工作,通过试算可以评估不同模式对当前和未来天气气候现象的模拟能力,为气象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国家气候中心从2018年开始组织实施新一轮大气模式评价工作,评价的对象涵盖了国内所有业务化的气象数值模式和欧美主要国家的代表性模式,评价的范围包括了全球和亚洲的区域气候预测。通过对历史样本的还原计算,结合未来情景下的预报演示,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不同模式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气候特征与变化趋势的模拟能力,为国家气候战略、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等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以为公众了解天气变化规律、合理制定衣食住行计划等提供科学参考。
本次试算的重点是全球和东亚季节气候预测,基于EBM+GCM的模式嵌套方案,使用PDO、 NAO指数作为耦合强迫,共包括39个模式,542个样本点。每个样本点包含6个月(1月-6月)的气候预测,每月一次,全年共72次。每次试算都包含一个止盈/止损周期,在周期结束前3个月时采用指数加权的方式平滑误差,并以此确定最终的误差指标。 图1为全球样本点的误差图,图中的实线表示等误差线,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模式,各个模式的最优拟合曲线的方差估算值通过红虚线标示出来。可以看到,对于全球尺度而言,各模式对气候要素预测能力的强弱相差较大,但大部分模式能较好地符合实际观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