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能预测多少天天气?

沈珺懿沈珺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从业近20年的气象职工,可以负责任的说:目前的天气预报,最多能提前7天左右! 首先从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到今天或者明天的天气情况。比如现在的云南西部有降水回波在向东南方向移动,那明天滇西一带就会有一次较强的降雨过程出现;如果看到太平洋上有台风正在酝酿,那未来3-5天内,华南地区有暴雨成灾的可能。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观测到的物理量来推测的。但是,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任何所谓的“预测”都是耍流氓了……因为气象要素(如风雨等)的变化是具有随机性的,一场风暴的诞生、发展、增强和消亡也是有其特定规律的,这些都不是用简单的“大小”、“强弱”来形容得清楚的。在超短期(0-48小时)的预报中,我们只能看到概率性用语,像“可能有”、“基本不可能”等等,而在更长周期的预报中,又会出现“可能”、“偏弱”、“正常”、“偏强”这样的描述。这就像放风筝一样,你只能尽可能靠近当前的风向和风速,这样才能让风筝飞得更好。而如果风向或风速瞬间突变,就算你之前准备的再好,也没有办法。这是因为自然要素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

举个例子:今天是晴天,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呢?目前看来,晴雨概率各占50%。那么是不是说明明天有可能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呢?不是的。因为我们知道,天气系统是有规律可寻的。也就是说,明天天气有可能极端,但出现的概率很小。当然,如果仔细考察过去的数据,会发现某些因素的波动会突然变大,这时就需要密切关注气象元素的变化,以防突发情况的发生。

明漩格明漩格优质答主

短期天气预报,即未来3天内(包括3天)的天气过程和天气要素变化的预报。

中期天气预报,即未来4~10天内的天气过程和天气要素变化的预报。

长期天气预报,即10天以上的天气过程和天气要素变化的预报。

由于天气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存在许多复杂因子, 一些重大天气过程的演变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受现有科技水平限制,对一些重大、转折性天气过程很难精确地找出其开始的时间、影响的范围和强度的大小,常常会出现漏报、错报和预报时效不够提前等现象。另外,对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等有重大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虽然目前天气预报总体水平不高,但起报率和准确率已经相对较高。因此,一般气象台站制作的主要就是短期天气预报和重要天气(灾害性、转折性天气)预报,而制作中期、长期天气预报和趋势性天气展望的气象台站较少、时效也不尽一致。

为确保及时迅速传递气象信息和安全、精确地接收气象传真,中央气象台和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台制作的24小时城市天气预报,多采取简化的“晴”、“阴”和“小雨”、“大雨”、“阵雨”等文字形式, 通过电视和广播及时传递出去;而其它各类天气预报产品,往往都是采用气象用语的,为了使广大用户能够准确而通俗易懂地理解和使用各类气象预报信息,特编写此“天气预报用语通俗释义”。

天气预报中所指的白天为7时至20时,黑夜为20时至次日7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