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什么别称?
这个别称,得从广州的建城史说起。 广州,简称“穗”,是因为广州有穗垣、穗城之称。 “穗”字,见于《汉书·地理志》“番禺属南海郡”颜师古注日:“番禺本秦番禺县,今广州是也……其地沃美,宜稻黍,故曰番禺。其字,音‘肥’。”“番”和“禺”都是指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少数民族部落名称,其中,“番”又写作“樊”或“籓”,而“禺”也写作“迂”或“虞”;这两个字都有“头”的意思。所以“番”和“禺”可以理解为“拥有很多头的部落/地方”。
那么,为什么“番”字的读音要读作“肥”呢?这涉及一个地名用字的规则问题——古代,由于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等原因,许多地名都用字混乱,同一个姓/名,书写形式可能有很多种,如李(子)、李(里)、李(礼)、李(里)、李氏等,这些“同名异形”的文字,在古代文献中属于同义反复现象,需要统一规范。“番”和“禺”就是这样,它们的繁体字“蕃”、“禺”,其实就表示了“有许多头”的意思,“番”和“禺”属于通假字。所以,在汉代文献里,人们经常使用“藩”来代替“番”,比如东汉文人张衡著《东京赋》里有:“番君之别室”;南朝梁文学家萧统编撰《文选》收录的西汉作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也有:“番番傅说,身穿王裳。”这里就用到了“番”字。
另外,在广州,还流传着一个“五仙观闹元宵”的民间传说,这跟“番”和“禺”的字源有关。相传,五代十国时期,广州有一位富商,名叫杨仁雅,他乐善好施,广结善缘,受到百姓的爱戴;有一天,一位来自蛮荒之地的瑶族首领来到他的府邸,请求帮助。原来,这位首领带着部下千里迢迢前来,是为了寻找两样东西——铁杵和石臼;因为,他们的家乡有一种药物需要用铁杵和石臼来炼制。杨仁雅听后立即答应下来,并将他们安置在自己府中。
不久,蜀国的皇帝也派使者来到广州,向杨仁雅求取同样的东西,并且表示,如果找不到的话,愿意以黄金五十斤作为赔偿。这时,杨仁雅才向蜀使透露自己已经将铁杵和石臼送到蛮荒之地的事实。于是,蜀使也无奈地表示尊重杨仁雅的决定。就这样,五粒铁杵和一枚石臼送到了蛮荒之地,当地人都非常感激杨仁雅。
后来,这座府第变成了寺庙,人们称之为“杨府庙”,俗称“五仙观”,而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正是祭祀五仙的日子。“五仙”到底是谁呢?根据史料记载,这五仙人分别是:黎祖、钟馗、土地爷、夷光和山姬。其中,只有土神和山姬的名字保留至今。至于其他三位,由于不是神话人物或者道教神仙,所以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慢慢地丢失了名字,只留下了“五仙”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