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喝什么茶叶?
喝茶,不仅仅是喝茶这么简单的事,而是有着深厚文化背景的文人四事之一(琴棋书画),是文人七友之首(诗酒花茶)。 所以,要论杭州人喝什么茶叶,那还得从文人的角度去考虑。 唐朝时就有“客来茶当酒”的说法;宋朝时苏轼有“且共云浆醉后明”的诗句;元朝时王冕《品茶》:“煮茶何所有?白瓷瓯甚洁。薄如蝉翼纸,润如鸡头汁。” 唐宋元时期饮茶早已成为文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超过了“饮酒”的地位。
那么,到了明清时期,这种习惯依然保持着,而且有了不少新的变化。 明人冯时可编撰的《饮流集》中说道:“余向好茶,每用茶量,不过钱半。自患齿疾,不宜多喝,改泡法而少饮之……午刻再泡一瓯。”可见这时的饮茶已有定量,并且是在两次之间进行。 而清乾隆皇帝在《烹茶录》中也记载了当时喝茶的情况:“朕每日卯正起,先阅奏章,或数本、或十余本。……然后进早餐,若用饭之时,则进鲜奶子一碗,馒头三个,随便饱饫。” 可以看出,这时候的饮茶已经和饮食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现代人所熟知的“饮茶+糕点”的模式。
至于说杭州人究竟喝什么茶,这个很难具体地说清楚。 因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饮茶一直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行为,并没有出现像酒那样“分阶分层”的状况。所以难以确定哪一类人群的茶具有代表性。 不过,若是按照古人“以茶待客”的礼仪标准来看,杭州人大多还是能喝得起茶叶的。毕竟,唐伯虎可是一副穷酸相,连买件新衣服都嫌贵的——要是没钱买茶叶,人家可是连口水都不让你喝的! 当然,既然有以茶待客的习惯,那必然也会有人以酒待客,所以不能简单认为杭人是只喝茶不喝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