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龙首原在哪里?
据清乾隆四十五年《陕西通志》卷一百一十三《寺观山川》龙首山条载:“龙首山在西安府城北五里。又《三辅黄图》载:“长安城北曰龙首,言地势高敞,出头翘然,若龙首也。《括地志》云:‘龙首山在雍州城中。’”雍州城为隋大兴城、唐长安城之旧名。《三辅黄图》、《陕西通志》、《括地志》对龙首原在唐长安城中的确切地点未予指明。
从唐长安城的建筑遗址及现今西安城地势的高低来判断,龙首原有两支。一支是由北向东,在唐长安城的北部中段,地势既高且平,自今西安市区北门至西北的西北大学,由东向西有一条平川,称为龙首平(一称龙首原),其原下由东向西的街道名为龙首北路、龙首中路、龙首南路。此处是唐长安城北部的重要住宅区及西市所在地。龙首原之另一支从龙首平北由北向东的隆起部分,今称古迹岭,沿今西安市区未央路北至西北大学。在古迹岭的东峰之北的高岗上是汉长安城遗址。古迹岭西部的隆起部分是唐长安城的宫城、皇城所在地。古迹岭之北是从汉到唐长安八水上游的灌溉总渠——昆明池至漕池、霸池的漕运河渠所在,称为漕台。唐未,长安城残破,原、岭、漕台等成为乱葬岗,故而宋代始有“乱石岗”之称,又因古迹众多而称古迹岭。
唐长安城北的龙首山、龙首原、龙首平、古迹岭,在汉长安城时并不存在。这是因为渭河冲积平原是自西北向东南的倾斜平原,渭河上游的洪水及各支流每年夹带大量的泥沙,由西向东漫流,经冲刷侵蚀形成了由北向南的高差达十余米的剥蚀沟谷。所以汉长安城北是深、宽各十几米、长十余里至二十余里的深谷。
隋建大兴城前,在筑城之前,对汉长安城北的深谷进行了大规模的填土垫高工程。以在龙首山一带的工程量为最大。据考,仅在古迹岭一带就填土200-400万立方米。在唐长安城宫城北部、皇城与宫城间的横垣北部一带,垫高也在二层楼的高度。这样,将汉长安城北原有山川形势完全改观,才有了今天的龙首山、龙首原、龙首平、古迹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