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舞厅吗?
一、从舞厅的历史起源来看
解放前,在旧上海,舞厅大多称为“新世界”、“大世界”等,而当时在西安与“新世界”同样规模的舞厅有8家之多,可谓一枝独秀。
解放后1980年,广州开办了新中国第一家舞厅,而西安也紧随其后,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开办了“爱琴海”、“巴黎春天”、“银泰”、“爱舞厅”、“海神广场”、“阳光快车”、“新世界”、“金銮”等20多家中高档舞厅。据时任西安市文化市场管理处的朱世荣先生介绍,当时凡是逛西安的人都要到西安舞厅去体验一番,就连当时日本国铁株式会社的社长黑田先生来中国考察铁路时,都破例要求他的翻译官陪同他去西安的阳光舞厅跳舞。因此,当时西安的舞厅可谓是盛极一时,誉满全国。
二、从舞厅的管理看
舞厅属国家规定的特行,对经营舞厅实行许可证制度,严格管理。80-90年代经营舞厅的有全国各大旅行社的陕西分社(如中旅、青旅、铁旅、建旅等),也有中、日、港、台合资的企业(如阳光快车舞厅)。此外也有民营企业。从以上情况可见,舞厅管理当时是十分严格的,舞厅的档次较高。
三、从舞厅经营规模看
舞厅一般经营面积为1000-2000平方米,有专业级的灯光、音响,舞池宽敞明亮。舞会分早场、晚场和通宵场,聘请有国家级的舞蹈教师辅导,组织有舞蹈队、拉丁队、迪斯科队,是当时西安市舞蹈爱好者的乐园和大本营。1996年在全市20多家舞厅登记在册的常客达5万余人,经营收入2000余万元。每晚到各大舞厅休闲娱乐的达10万余人,日均接待量达3万余人次。舞厅已成为当时西安市规模最大、接待人流量最多的娱乐场所。
四、从舞厅的娱乐功能来看
当时舞厅的娱乐项目有歌舞、卡拉OK,有餐饮服务,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成为都市中产阶级晚间娱乐休闲的好去处。而且舞厅的价位分为30元、40元、50元、70元、100元不等,在当时看来不便宜,但还是吸引了大量的中青年顾客,人们在这里寻觅到了温馨和浪漫,并得到了美的愉悦和身心的享受。
五、从舞厅的地理位置来看
舞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解放路、北大街、东大街、西五路,即当时的市中心钟楼商业区。舞厅的周边有酒店、饭庄、婚纱影楼、文化用品店,有秦腔曲艺院、电影院、大、中商场、还有人民剧院,交通便利,市场繁荣。因此,人们在舞厅舞后可以饭庄聚餐、影城看大片、还可以进秦腔馆子听周仁回府、游西湖,晚上再回到舞场跳上一阵,直到日出东方,筋疲力尽方回家。因此,舞厅成为当时大都市西安人休闲娱乐的中心。
六、从舞厅的衰落来看
2001年5月公安部在杭州召开全国治安工作会议,制定了歌舞娱乐场所管理五条禁令。一是严禁中小学周边200米内开办此类场所,二是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三是严禁黄赌毒,四是双休日歌舞娱乐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五是严禁在场所内吸烟。五条禁令一推出,打击最大的是西安市舞厅,其经营面积大,青少年多,5禁后,舞厅的常客少了1/3以上,直接影响了舞场的收入。各舞厅为生存想尽办法,有的改“场”为“馆”(如把阳光快车舞场改为阳光快车歌舞馆),有的干脆改为迪斯科歌厅,但其歌舞娱乐的本质未变。2004年12月阳光快车歌舞馆因经营不善而停业,从此,曾经红极一时的舞厅在西安消逝了。
据朱世荣先生讲,舞厅的消亡与当时的城市规划及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城市改造工程的实施,钟楼商业区大部分舞厅所在楼房进行拆除改造。如阳光快车歌舞馆原址将建为世界贸易中心,而原为西安标志性建筑的金銮舞场则被西安市地标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