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要建地铁是真的吗?

闵玉涛闵玉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合肥2020年计划开工2号线东延线,2021年计划开工3号线南延线,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合肥轨道交通的延伸,将突破市区,进入到郊区。

2、合肥近期规划了多条线路,如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等,它们与2号线、3号线有什么不同? 这些线路由于暂时没有开工建设,因此属于线网中的远期线路,也就是规划图上的“远景”,一般这种远景规划的线路会有较大的变化空间。

3、为什么以前没有规划的线路现在突然就来了呢? 根据我的分析,大概有两个原因:

1)合肥在十四五期间将要修建的东西向快速路,正好和地铁2号线东延线的走向一致,这条快线连接了肥东县城和瑶海工业园,对于两个区域居民来说,能够享受到交通便捷的红利。

2)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迫在眉睫,目前只有地铁3号线经过该片区,且只沿长江东路敷设,难以惠及到整个区域。而2号线东延线和4号线南延线穿过该片区,将在产业集聚区设站,充分对接当地用地规划,有利于带动区域发展。

郑小伟郑小伟优质答主

地铁的造价一般在6-12亿一公里,轻轨在5-6亿一公里,这还不包括前期路基拆迁费用,这是一笔多么庞大的资金啊。一个城市可否建地铁或轻轨,它有硬标准,即修建地铁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城区人口要在500万人以上;城市GDP要在10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在100亿元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量要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次以上。

一个城市的可支配财力能有10%-15%用于交通基础建设才能建得起。大家看看上面的硬指标哪个符合淮南状况?连轻轨的起建标准都不合格,轻轨都不够格何况地铁。有人说郑州、洛阳、太原、石家庄都能建地铁,而我们的合肥也建了,人家郑州的城区人口在40年间从76万增加到500万,是淮南的7倍还多,财政收入过千亿,是我们的10倍,可支配财力有30%用于交通基础建设。

2014年郑州常住人口884万人,GDP6000亿元,财政收入900多亿元;淮南2014年常住人口241万人,GDP1366亿元,财政收入103亿元,比郑州差之千里。而合肥和郑州、太原、石家庄等城市同时获得地铁建设权,也是经过无数次向上反映,经过中央特批才得以修建的。

有人说淮南离合肥很近,乘城际轻轨能到合肥,到合肥就能坐地铁了,因此淮南不需要再建地铁。这种说法有些牵强了,按照国际大都市标准,像北京、天津、南京、成都、武汉等大中城市相距200-400公里左右,淮南距离合肥很近,只相距50多公里(合淮阜高速53.7公里直达)。因此按国际大都市群标准,合淮应该纳入一个城市群,而淮南作为合肥经济圈的一员,享受合肥地铁便利是理所当然的,这和淮南自己修建地铁是两个概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