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特色是什么?
“广州”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西汉武帝时期,当时汉武帝设立九卿之一——廷尉署,在岭南地区首次设官管理,称为“南越大郡”;唐朝初年设置番州都督府;中宗时期改称广府;南宋绍兴年间改为广州。广州作为一个城市的名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粤”字则是因明代的广东布政司得名(清代沿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广州的城址曾几度迁移。现在的广州古城是明良辰于洪武十三年(1380 年)所筑,城墙由山土石块、贝壳和石灰混合构筑而成,非常坚固。 明朝的广州城是由内城和外城组成的。内城周长约十一里,设有四门:正阳门(现中山纪念堂附近)、朝京门(北京西)、宁汉门(今人民南路)和拱辰门(人民路)。外城周长二十余里,有六门:惠爱、海幢、永通、迎薰(大新路)、广利、方便(中山五路)。各城门均设城楼,四角还设炮台,并围以城墙,以防盗贼和防御外敌。 清兵入关后,广州成为南明的最后一个政权。顺治元年(1644 年),清军攻破广州,南明王朝灭亡。但从此清朝对广州的控制力却有所弱化。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乾隆帝下谕禁止厦门、宁波两港出口货物,只许广东出口货物。从此,广东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对外贸易口岸,地位日益重要。这一措施也对广州的城市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广州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沿海商品集散地和大都市。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不断侵扰我国沿海地区。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英军进攻广州,后因清军在虎门设防而被击退。此次战争的失败使得英国侵略者更加肆无忌惮,再次来犯时竟纵火焚烧广州,致使城内一片火海,民不聊生。
咸丰六年(1856 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先后两次进军广州。咸丰八年(1858 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进入广州,重新修整了城墙,并在城北观音山(今越秀山公园)修建大旗杆。可惜的是,这座大旗杆在民国十五年(1926 年)被军阀陈济棠拆毁,用以修建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