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建于哪个朝代?

燕佳乐燕佳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西安城墙在唐代皇城的基础上又筑新城,平面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5—18米,顶宽12—14米。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环城共分布着箭楼、角楼、敌楼、望楼、闸楼等34座楼阁。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西安明城墙是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修建的。明代初年,朱元璋大封皇子功臣为王,派往各地镇守。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封次子朱樉(chang音“常”)为秦王,镇守秦中,修筑西安府新城。洪武十一年(1378年)命右丞相李善长总领修建。当时的府城墙东西宽1642.7米,南北长1794.5米,墙高9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周长7公里。设门13座,东3座,南4座,西3座,北3座,上、下各一门。新城内为秦王府,东为太平坊、永兴坊,西为安定坊、永福坊,北为长安坊、永平坊,南为昌明坊、新兴坊。

洪武十三年(1380年),扩建秦王城,南城和东城向南、向东各移500米,北城向东南移450米,西城向东移150米。形成东西宽1912米,南北长2044米,周长4852.9米的近于方形的秦王城。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樉病死,其长子朱尚炳继秦王位,再次奏筑城墙。朱元璋恐藩王强大难制,下诏将秦府周垣改为新城墙。朱尚炳又将秦王城再展筑一重,向南、北、东分别扩展300、500、200米,东西宽1238.5米,南北长1448.4米,周长5930.3米。因朱允炆继位后颁布“靖难令”,周王、岷王、伊王、湘王等亲王相继起事,朱尚炳乃引以为戒,按皇城规模筑西安府新城,“以示不敢为非”。明城墙的规模遂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