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景点形成原因?
首先,我们要对“为什么许多河南景点是坐落的”这个问题进行一定的定义和说明,以便于大家理解。 这里所说的“河南景点”并不是特指河南省境内某一地区的自然风景或者人工修建的景点,而是广义的概念,即“任何河南省内可以被称作景点的地点”。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河南景点”其实可以和“旅游地”“风景区”等概念画等号。而这里所说的“坐落”也并非特指地理上的“地形起伏”或者“依山傍水”,它其实是一种泛称:任何一个景观只要具备相对完整的结构(或者说空间形态)且能在人的视线之内被集中观察,就可以说是坐落在某处的了。例如,人们常说的“北京四合院”其实是“胡同里的四合楼房”;又比如人们在谈论苏州园林时所说的“走马观花”实际上也含有“浏览园林中的建筑群”的意思——它们其实都是“坐落于某处”的。换言之,这里所说的“坐落”没有考虑地理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说有些景点其实可以“移动”的。如舞蹈《千手观音》以舞台为中心可作360度旋转,又比如传统戏剧舞台上经常出现的“转场”,这都是“景点可以移动”的明证。 但是,如果考虑到空间的广延性,很多河南省内的旅游景点确实“难以移动”——至少在短时期内是如此。这就使得这些景点具有了某种固定性,犹如“坐落在某处”一样。而这种固定性又是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而产生的。
首先应该承认,很多著名的“山水景观”或者是“自然胜迹”之所以有名并受到人们的喜爱,正是由于它们在自然状态下所拥有的独特的美——这种美可能是“山水”的,也可能是“野趣的”。而自然之美往往是不可复制的。就像人们称赞杜甫的诗“诗圣”一样,人们赞扬李白也是以“诗仙”相称,因为自然界的景色是没有两个人看到的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著名的“山水景观”或者“自然胜地”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然赋予的,是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性”的。而人们欣赏这些景致时往往也要考虑它们原有的形态。所以,当人们说起“嵩山”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是中岳嵩山的某座山峰;说到“黄山”时,想到的是黄山的某座岭、某座峰。
但是,我们河南有很多“人文景观”却不是这样的。这些人文景观之所以知名并且为大众向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不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而是劳动人民和文人雅士们“造出来”的。而这些由古人创造的人文景观虽然可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们的“本体”却是可以在人的视野之内移动的——“搬来搬去”并不困难。于是,这些景点也就有了某种可 “挪动”的可能。 而这样的“人造景观”在河南很多地方都有。我随便举几个例子都可以说明这一点:我们谈到“洛阳牡丹”时,脑海中会出现每年的牡丹文化节上那成百上千株牡丹花在阳光下灿烂的笑容;说到“南阳武侯祠”时,会想起那些游客在祠内参观刘备、诸葛亮等的塑像;提到“登封天地之中”,也会想起那些充满文化气息的建筑群。这些景点固然有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加以维护和修复,但如果整体移开原址,重新建立在一个新的地方,谁也不能说这是不可能的。 我想说的是,对于“河南众多人文景点可以移动”这件事不要感到奇怪,要承认这是一种现实。而我们之所以强调“很多人文景观的可移动性”是为了讨论方便,并不是说所有的景点都能够随意挪移。某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古迹尽管可能原址重建,但意义毕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