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巷那站地铁叫什么?

凌安凌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户部巷”这个地名在历史上可是有名有姓的,不是瞎编出来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武昌城设有户部山、户部桥。 民国初年,武昌城设置7个区,其中中正路(今解放大道)以南属第二特区,其分区以中山路由南向北而称第一区,第二区辖地为现武昌区南部和洪山区大部分地区。因古地名户部山与第二区的位置相符并位于城区中部,故名户部街。将旧地名引入新地名并在地理图中加以标示,始于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武昌城市地图。“户部巷”由此而来。 在20年代至40年代的汉口,有两条街巷分别叫做“户部巷”和“小户部巷”。现在通常所说的“户部巷”一般指“小户部巷”。

不过“小户部巷”的历史比“大户部巷”要早得多,可以追溯到大清王朝的康雍乾时期,当时武昌县城内的主要街道两边大多都建有房屋,只有中间一条宽约八米的道路可供行人和马车通行。从清末民初的地图上看,小户部巷一带由北至南分布着铁匠巷、油坊巷、棉花街等小巷。 小户部巷之名出现于清代道光年间的文献资料中。据光绪年间的《汉口镇志》记载,小户部巷“即前之竹木街,居民多竹木商,亦谓之竹木巷”。这里所指的“竹木街”也就是小户部巷。至于为什么又叫竹木巷呢?因为在这条街上曾经有大量贩卖木材和竹器的店铺。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以前有竹木巷、小户部巷,而没有大户部巷呢?难道是清朝官府专门给贫苦老百姓居住的地方?

非也非也。。。其实啊,这条街上原来住的都是有钱的大户人家,例如明清两朝楚王府就位于今天的解放路一带,而当时的楚王府大门前就是小户部巷。 之所以后来变成了平民聚集区是因为同治年间武昌城里发生了一场大火,楚王府被烧成了废墟,随后在火场附近建起了大量民房。于是从前的大户聚居区变成了贫穷的市井之地,小户部巷之名也因此流传下来。

关华宫关华宫优质答主

地铁4号线、地铁8号线户部巷站,是武汉地铁4号线武昌段、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工程的一个站点,预计2019年5月30日,与武汉地铁八号线二期工程同步开通运营。地铁户部巷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主体沿解放路东西向布置,车站北紧邻户部巷,东接司门口,西靠黄鹤楼,南靠长江,是著名的“热干面之都”及武汉传统历史街区。车站为4号线与8号线的平行换乘四线交叉叠落式车站,站台形式为2号线岛式站台,3号线16米岛式站,其中4号线车站车站长166米,净宽19.9米,总面积约2740平方米;8号线车站长62.4米,净宽20.7米,总面积约2640平方米,车站总用地面积约为26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065平方米。

施工过程中,为减少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地铁户部巷站施工方案选用了围护桩作为地连墙进行施工。此外,由于该站点施工区域所处的长江漫滩地区,该地带地层主要以卵石层、砂层为主,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4米,基坑深度大,地下水丰富,施工中存在塌方风险,导致车站施工基坑开挖难度大、风险高。

车站内墙采用青砖砌筑,饰面采用仿古装修,通过线脚装饰,以青砖粗犷厚重和灰色的稳重内敛来传递古代建筑的质朴和内敛的文化气息,以现代地铁技术与古楚文明完美融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