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城市申请地铁?

侯光茂侯光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结论,个人认为现在不是最合适的时机。 国家在基建上的主要目标现在已经变成了“补短板”,即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尤其是“十四五”期间),国家会在保持适度债务率的前提下,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 作为沿海省份的省会城市,沈阳在这两个指标上都达到了顶峰——GDP总量全省第一,人均GDP也高于其他城市,而财政收入虽然低于大连但远高于鞍山、抚顺等地。也就是说,从经济实力上看,沈阳已经属于相当不错的了……

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沈阳在基建方面的短板是显而易见的。交通方面,京哈铁路隧道、地铁10号线东延伸等工程的推进就反映了沈阳在交通方面的窘迫。作为东北地区的老大,沈阳的城建水平也是被诟病多年的。

所以说,当沈阳在“十三五”末期达到上述指标后的今天,再次得到国家补贴的机会应该是很小的,毕竟国家现在是要在西部和东北投入更多。当然,如果沈阳能够像西安那样,拿出一个吸引人的方案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目前,沈阳地铁在建线路只有6条线,分别为4号线、2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3号线南延线、2号线南延线和5号线一期。根据官方报道,到“十四五”末,沈阳市将建成轨道交通线路10条左右。 我统计了一下,如果在“十四五”期间沈阳再修建2.7公里/日的地铁(按每条线平均长度20公里计,则总共需要修建135千米/日的地铁,而2018年沈阳日均地铁客流量就已经达到了135万人次,这种建地铁的速度实际上是在恢复以前的常态),那么到2025年,沈阳市民的出行强度将是目前的近3倍;如果按每天修建3公里计,则为目前的4倍。这样巨大的交通需求增量,如果靠公交和出租车来解决,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进一步挤压私家车空间。

另外,沈阳的地铁建设并没有像西安那样采用PPP模式,而是基本靠政府投资,建设成本应该会更高一些。我查了一下,去年底就有网友反映说“沈阳地铁施工费用高,一座轻轨站造价两三千万,修一条地铁要花十几亿元”,不知道这种说法有没有依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靠地铁建设来刺激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这对目前来说确实是很必要的一步棋,只是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可能就要承担更高的交通成本了。

井龙灿井龙灿优质答主

为加快发展轨道交通,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交通需求,2003年以来,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地方财力、技术实力,遵循“积极、稳健、有序”的原则,按照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和客运量等条件,不断规范并完善建设申报审批程序。在严格审批同时,加大了规划指导力度,批准了25个城市修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规划里程近3500公里,并先后批准了北京、上海、广州等24个城市的103条线路1986公里项目,对缓解这些特大和大城市交通拥挤,方便市民出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引导城市布局合理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实现集约化,紧凑型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为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的新要求,2012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以下简称64号文件下发后,城市申请报告增多。截止到2012年7月上旬,有24个城市提出新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或项目建议。其中,在建和准备报批规划的有14个城市,准备申报项目建议书的10个。

从申报城市看,东部地区13个,占54.2%;中部地区7个,占29.2%;西部地区4个,占16.7%。从申报内容看,新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申请6个,28条线路675公里;已建成投运、在建申请规划调整或续建的城市有14个,规划调整或续建线路40条1130.8公里,两项合计申请18个,108条1805.8公里线路。另外,正在建设或已批复规划的城市有25个,规划线路218条3439.3公里,目前在建线路82条1669公里,2015年规划建成线路将达188条2850公里以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