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价为什么?
现行铁路票价定价机制形成于 2013 年,国铁普通旅客列车(普速列车、动车组列车)由铁道部自主定价。国铁控股的干线上的高铁动车组列车一、二等座票价,按照“0.2805(元/公里)*(1±10%)*运价里程”指导价执行,商务座、特等座、动卧等票价根据市场供需状况自主确定;非国铁控股的高铁客专项目参照执行。普速列车基准价是当年公布的硬座票价(0.05861 元/公里)的 4 倍。2016 年 1 月起,国铁控股的常规线路列车严格执行“一、二等座票价=0.2805*(1-10%)* 运价里程”执行,普速列车硬座基准价提升至 0.06853 元/公里。
现行定价机制下,动车组基准价处于较低水平,票价仍有提升空间。若根据 2013 年规定的基准价,二等座票价应在 0.3085 元/公里左右。即使按照 2015 年底以来执行的下浮 10%的优惠价,二等座票价也应达到 0.278 元/公里左右。但 16、17、18年国铁控股运行的高铁的基准价分别为 0.2611、0.2585、0.2585 元/公里,低于规定并长期保持在 90%的折扣。我们认为未来票价仍有进一步上调空间。
2018 年以来,政府定价及政府指导价项目分别减少 27 项和 24 项。但高铁和大部分普速线路的基准票价仍处于政府指导价范畴内,仅市场高度细分、竞争充分的部分普速线路票价由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定价,定价市场化程度仍有提升空间。
2018 年 11 月 20 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改委正在研究起草交通运输价格改革意见,对包括铁路运输在内的货运、客运价格形成机制进行统筹研究设计。我们认为,铁路客运定价市场化改革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