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悦城摩天轮在哪?
这个答案会暴露年龄…… 记得小时候(90年代中期),大悦城的规划还只停留在图纸上,据说设计方案是国外某个知名设计院承担的。当时在上海的各大报纸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XX即将落户大悦城”的报道,其中X就包括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哈根达斯、ZARA、星巴克等等。当然也有当时还未出现但是后来入驻的大牌比如无印良品等等。因此可以想象这个大悦城将会是多么的炫酷,多么的国际化!
作为小正太,对这座尚未建成的建筑物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它究竟会有多高呢?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呢?里面有没有玩具店和电玩城呢? 终于在大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大悦城建成试营业了。那天和妈妈一起走到静安寺地铁站,发现周围围了一圈工地样的围墙,上面写着“大悦城”三个大字。从围墙上侧身进去,沿着铺着石板的人行通道一路往前走,在一座拱形大门前经过验票后即可进入,那时候还没有“闸机”的概念,所以印象里是有值班工作人员守在门口的。
穿过大门就是中庭广场了,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因为当时年纪小,记忆里除了天很高很蓝之外,只剩下天坛一样的圆顶和螺旋而上的楼梯。当然还有那个当时让我非常震惊的直径超过100米的巨型摩天轮。坐享“魔都”之名的上海大悦城自然成了当时的少年们最向往的游乐场之一。虽然价格不菲,然而还是常常能碰到在里面玩的穿着校服的学生党。 随着大悦城的逐步建设完善,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家陆续进驻。
我也在成长,从小学步入大学,从对建筑的好奇到对购物的体验渐渐有了自己的认知。大悦城也由此成为了一个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一站式消费购物中心。只是再也没有以前那种走进中庭就能见到天坛圆顶的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