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上海什么意思?
这个梗来自于《谍影重重 5》,伯恩在上海的三个月,其实暗示着“特工生涯的结束”,导演通过三个月来暗示影片的结局,而结局也如导演所暗示的那样,以伯恩的自我了结划上了句号。 但如果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件事有些匪夷所思之处。
1. 伯恩是怎么在上海生活三个月的? 按剧情发展,在伯恩回到美国之前,他应该在华沙被捕,然后被带到莫斯科受审,最后被判无罪释放。然而电影里却出现了这样的情节——伯恩在上海某公寓里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并收到了黑客小姑娘送来的快递。 这显然不合理,一个在美国FBI通缉名单上的重刑犯是怎么在上海过着普通生活的?难道中国比美国安全?
2. 伯恩怎么又变成了雇佣兵? 片中,伯恩是因为厌倦了特工生活才来到上海的,并且已经决定不再从事任何危险工作,因为“他爱莫妮卡(即女友),他要和平地生活下去……作为伯恩,这就是终结。 ”但没想到,伯恩在上海仅仅过了三个月平凡的生活,就遭到了昔日战友的追杀。在临死之际,伯恩变卖了所有家产,将钱汇款给莫妮卡,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她的平安。 但莫妮卡收到钱后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了和伯恩一样成为雇佣兵,最终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是觉得美国人太脆弱还是中国太强大?一个FBI通缉的对象,在不到三月的短暂停留间,就能够彻底改变身份并在上海混得风生水起,这未免也太玄幻了吧。 以上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其本质在于:
3. 为什么要特地设定一个“伯恩在中国期间改变身份并成为雇佣兵”的情节? 这个设置对于影片的剧情发展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它既没有推进剧情,也没有塑造人物,更不可能深化主题,导演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完全可以在伯恩回到美国前就完结影片,这样一部电影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要特意加上这段如同儿戏般的情节呢? 这很明显是一种故作高深的伪神作编剧手法,把观众当傻子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