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几山八水?
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黄河支流渭河的南岸。地质构造处于秦岭褶皱带的西缘和鄂尔多斯台坳的东北部分。秦岭为东西走向,将市境分为南北两部分。
南部的秦岭北坡,山势高峻,海拔1300~3015米。石砭峪口是北坡向盆地方向的最高点,海拔1518米。西安市南北长135.75千米,东西宽99.45千米,周长318.3千米,市区面积1010平方千米,市域面积9983平方千米。全市辖7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阎良区)2县(长安县、临潼县),4个县级市(高陵、户县、周至、蓝田)。
西安市地势南高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部和东南部是秦岭山脉的北坡,属南北向构造体系。西北部为风陵渡盆地的东北部分,为东西向构造体系。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市境南部,海拔3767米,渭河流经市区北部。两大地貌单元以渭南市的蓝田和西安市的户县东侧斜坡为界。南北高差2000米左右。秦岭山前坡降较大,由石砭峪口的1518米逐渐下降到灞桥区的408米。山地的平均坡降为8%,山区为2%~3%。蓝田县灞河以北的河、沟宽谷为侵蚀平原。渭河河漫滩18米左右,阶地15~25米。1985年初全市实测海拔高程为506.96~3015米。最高峰为南秦岭的鳌山,海拔为3015米。
以西安市城区为中心的2400平方千米的范围,总的地貌轮廓为西北高,东南低。以灞河为界,南半部是由秦岭北坡构成的低山、丘陵,海拔1300~408米,北半部为黄土台塬和冲积平原。海拔408~520米。北三环高速公路附近地势最低,海拔454米左右。高差851米。其地貌单元的形态可明显分出以下5个不同的地貌类型区:
(一)、低山:包括城区南部终南和骊山,骊北以灞河与秦岭相隔,山势较缓,由骊山南麓至灞河谷地高差仅54米。终南山势起伏险秀,主峰翠华山海拔2448米:秦岭北坡为侵蚀风化的断层岩块,山坡上布满了深切的沟壑和泉水,在南五台、太白河、沣峪口、子午、抱龙口一带,形成了由石柱、石林。石墙相间的地貌形态,坡度多在35°~65°之间。山上发育有小片黄土,“黄龛”、“黄峪”、“黄子砭”等地名即由此而来。南五台北侧在距山脊线400多米的地方,有一个“金盆谷”。由于地面剥蚀强烈,谷内形成了众多的峰柱,高出地面20~30米。终南低山区总面积为344.4平方千米,在低山区之内分布着大小泉源23处。
(二)、黄土台塬:范围西起沣河以东的北屯、引镇和马坊一带,沿东直至穆家庄、大毕原一带,分由北秦岭和骊北山前冲积洪积扇组成。其中北塬由黄土覆盖的北秦岭山地一部分和黄土与骊北山前冲积洪积扇组成的高塬两部分组成。塬面狭窄,呈舌形,东高西低,东端以穆家庄为代表,其标高约502米,西端标高485米。在北塬内部,在沟谷地段,可见由白岩黄土和午城黄土组成厚58米的黄土层。穆家庄南的北苑村附近有一厚97米的黄土地段。南塬在终南低山的北部以坡降较小的洪积粉砂砾岩为低基。有厚77米的黄土层覆盖在上面。塬内由